您的位置:首页>本会讯息>人物专访
  • 风华正茂 蓄势待发
  • 发布时间:2012-06-13 10:03   阅读:3276次
  •  

        年轻、谦逊、沉稳、温和有礼,是黄少麟予人最初的印象。作为一个“80后”的年轻企业家,他承继了父辈坚实的发展平台和兢兢业业的奋斗精神,却一步步稳稳当当地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路。
    年轻无极限
        19岁那年,尚在英国伦敦攻读经济的黄少麟,由于经营需要,毅然中断学业回港进入家族企业。秉承家族企业多年来专注物业投资和开发的运营经验,他2003年起先后在汕头、东莞及广州从化开发商品房项目,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行业声誉。同时在广州天河CBD推出了“总部型服务式办公中心”,能提供60个办公室出租。“这种办公中心能够提供‘酒店式服务’,前台、办公文秘服务、办公器材、会议室、茶水间等一应俱全,非常适合刚起步的公司和国际机构代表处。”黄少麟介绍说。
        作为年轻的“80后”企业掌舵者,黄少麟始终保持好学谦逊的态度。“最初进企业的时候,真的是很多东西都不懂,也就是一点一点地学。我一直认为,每一个同事都是我学习的对象。年轻人不要害怕尝试,不要害怕发问,只有多问多听,始终保持开放的思维,才能得到成长。”
        “这也是我加入商会的一个原因。加入广州外商商会以来,感觉就像一个大家庭,是一个信息沟通、结交朋友的良好平台,非常愉快。”他强调,“其实很多时候,重要的不是你认识什么,而是你认识什么人。”
    管理无“短板”
        谈及公司的管理,黄少麟坦言:“公司一向都崇尚职业经理人制度。每个部门经理对自己的部门完全负责,通过层级管理,确保公司里每个人权责分明,都能跟上公司的节奏。并且通过适当的考评考核制度,汰弱留强,确保没有‘短板’。”他补充道:“在这样的基础上,我要做的就是沟通,由上至下带领核心团队,进而是全体同事共同建立工作标准和核心价值观,引导大家都‘拿着这把尺’去工作,保证各项制度都能落到实处,才能维系好的工作环境。”
        在2011年,为了让从化的楼盘项目赶在销售节点前开盘,黄少麟带领全体同事不分昼夜地努力拼搏,硬是把一年的销售筹备期压缩到半年内完成,实现了及时开盘。由于开盘时机得当,楼盘定位准确,在推出后反响很好,两次组团销售都是“日光盘”,当日售罄。“面对挑战的时候,全公司上下众志成城,士气高涨,没有人计较什么,以高度的责任心完成每一项任务。这样大家一起奋斗的感觉真的很好。”黄少麟解释说,“在房地产业,高管流失率一直都相对较高,而能留住人的就是良好的工作氛围和融洽的团队合作。”
    责任的传承
        作为家族企业的传承者,黄少麟坦言父亲对他的影响很大,“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。”他回忆道,从小到大,家住的地方从来都与父亲的公司离得很近,“不是‘前铺后居’就是‘下铺上居’”他笑笑说。而父亲大部分时间都在公司里忙碌,在家的时间很少。“小时候,因为很近,经常会去公司找父亲,每次父亲都在忙碌着。他那种对工作的那种投入与专注,让我印象非常深刻。”
        而家里对家乡建设与社会公益的热心,也直接影响了黄少麟。在家里的支持下,黄少麟积极参加助学公益活动,2007年在揭阳市捐赠300万元筹建希望小学,而且由于规模超前,目前该校还增设了初中部。
    下一站:南沙
        当前,面对国家加强房地产业宏观调控的形势,黄少麟还是保持乐观的态度。“其实房地产业之前一直都处于比较激进的发展状态,通过大量的负债来扩充营业额,实现急速扩张。而在当前形势下,房地产业并不缺乏合理的利润,只是我们必须‘做稳做精’,即专注做好本行,实现稳健发展。不过,这一直是我们公司的发展方针,只要继续坚持下去就可以了。”
        在言语间,不难发现黄少麟对房地产业的热爱。“从事房地产业,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利润,更大的成功感来自于做好的建筑。真正好的建筑是可以传世的。而要做到这一点,建筑的质量很重要,这也是我们一直所追求的。”说起国内不少房地产项目,他似乎都烂熟于心,分析起来头头是道。他表示:“建筑直接关系到城市面貌的改善。我们现在看到很多楼盘的外观都非常相似,‘千楼一面’,缺乏自己的特色,而这也直接导致许多城市的面貌看起来比较模糊。因此,我非常希望在下一个项目中能够尝试做出我们公司的特色。”
        谈起公司的未来规划,黄少麟表示正积极筹划进军南沙。作为珠三角地理位置的几何中心,国家“十二五”规划纲明确将南沙新区开发建设提升到“深化粤港澳合作,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”的国家战略高度,南沙确实是一块施展拳脚的“用武之地”,前景广阔。他踌躇满志地表示:“南沙作为一个新区,目前以投资需求为主,地区性差别不明显,所以竞争将是白热化的。我们将致力提高建筑质量和设计水平,争取把握先机,与南沙共成长,为建设南沙新区作出积极的贡献。”
    (祁广菲)